近日,“依托商汤集团建设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”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。
加上“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,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,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,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”,目前我国已有五大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。
这也是我国要举全国之力,在2030年要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的最新举措。
不过几乎在同时,科大讯飞陷入到人工智能翻译造假风波之中,这也提醒着业界,人工智能前方并非一片坦途,业界和社会大众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。
风波之后
根据9月29日科大讯飞发布的“关于公司不存在造假情况的澄清公告”显示,在某次会议上,有同声传译人员王某因其将“讯飞听见”的转写功能误会成“机器同传”,遂认为科大讯飞以同声传译人员翻译的文稿冒充AI成果,在知乎上发布文章声讨。
随后,有关科大讯飞AI同声传译造假的媒体报道在网络上迅速传播。
事件从9月20日开始,王某在知乎上连发了3篇文章,科大讯飞也在巨潮资讯网、微信公众号连发了2条声明文章。
铑君通过逐篇阅读,发现双方已经将事情解释清楚,互相取得了理解,科大讯飞无造假之举,但在沟通和宣传上稍有瑕疵,才导致矛盾出现。
事件值得思考之处在于:其一是到底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地步?根据科大讯飞官网资料显示,科大讯飞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:语音识别技术、语音合成技术、自然语言理解技术、语音评测技术、声纹语种技术、手写识别技术等。
比如此次造假风波中的“讯飞听见”系统,能够提供“全自动机器翻译”和“人机耦合翻译助手”两种模式,还达不到同声传译水平,自然也不能由人工智能替代同传翻译人员。
业内人士指出,同声传译的难度在于,要在对方说话几秒后就开始翻译(说),同时还要仔细听对方正在讲的内容,不间断的准确翻译(说)出对方正确的表述内容和意图。
如果这对人工智能有难度的话,那么,降低一档难度的实时语音转写,也就是速录,科大讯飞的发展水平如何呢?
以在2018年上半年,为科大讯飞贡献3.49亿元收入的政法业务为例,截至今年6月30日,全国已经有3000个法庭使用科大讯飞的智能庭审系统。
智能庭审系统可在法庭审判过程中,将审判员、原告、被告等角色的发言进行实时转写,以文字的形式实时展现到书记员的电脑上,书记员可对转写内容进行实时校对、编辑。
但据某法院一位使用过该系统的书记员反馈,这个智能庭审系统对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要求很高,而且当多人发生争论时,该系统识别能力更为糟糕,因此多数以上还是得靠人工进行速录。
也就是说,人工智能在普通话标准情况下、特定环境下识别率较高,环境复杂时便不再那么智能,仍然需要人工来进行干预。这与我们理解的人工智能,或者各种科幻影片中营造的人工智能角色和场景,还相去甚远。
铑君以“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6月30日,全国已经有3000个法庭使用科大讯飞的智能庭审系统。但是该智能庭审系统因为对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要求很高,因此多数以上还是得靠人工进行速录。您能否用事例和数据说明,贵公司实时语音转写等人工智能应用,目前真正的发展水平如何?”询问科大讯飞,除收到一份“科大讯飞董办关于近期媒体评论的回复”文件,并未收到关于此问题的正面回复。
产品服务的差强人意,这一大槽点自然也会影响科大讯飞的市场表现,从其业绩上来看,科大讯飞也还有很多需要补足的功课。
业绩短板
从2018年半年报上,我们可以看到科大讯飞几大主营业务的发展情况,虽然营业收入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呈现上升态势,但是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74.39%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为-8.23亿元,且同比下降12.57%,公司造血能力较差。
而且不得不提的是,2018年半年报中,科大讯飞接受政府补助1.67亿元,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8812万元。
接受政府补助,这在质疑科大讯飞的声音中,也是一个不小的槽点。此前铑君曾报道过的三安光电,也是连续多年接受高额政府补助。
之所以备受媒体和投资者质疑,是因为如果扣除政府补助金额,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好,这自然会引起“输血”和“造血”的争论,而且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,对其他企业来讲也缺少公平性。
铑君以“在贵公司发展过程中,近两年内,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这两项,是贵公司净利润很重要的来源。这会让人产生贵公司是否造血能力不足的疑问,您对此有何评价?”询问科大讯飞,科大讯飞方面表示,“上市十年来,扣除退税收入后政府补助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.89%,2017年、2018上半年比重分别为1.42%和2.74%,不存在业绩依赖政府补助”。
另一个槽点是,此前为科大讯飞贡献主要利润的是彩铃业务,有投资者甚至直言“科大讯飞就是一个卖彩铃”的,显然这一听起来像上一个世纪的落后业务,与人工智能这种高大上的业务无法联系到一起。
那么目前科大讯飞彩铃业务发展的如何呢?从2018年半年报上,我们已找不到彩铃业务这样的字样。
2018年半年报显示,科大讯飞的主营业务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业、教育教学和其他业务。
分产品来看,一共有6大领域,分别是:1、教育领域(教育产品和服务教学业务),2、智慧城市(智慧城市行业应用),3、政法业务,4、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(电信增值产品运营、移动互联网产品及服务、开放平台、智能硬件 ),5、汽车领域,6、智能服务及其他。
对于上市公司的一项主营业务,不可能说没就没了,最大的可能是换说法进行了包装。分析来看,科大讯飞彩铃业务最有可能被装入到电信增值产品运营类别中,而这项业务,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.76亿元,同比增加28.75%;占营业收入比重8.58%,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。
如果猜测正确的话,彩铃业务营收增长,但占比下降,那就说明,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业务正在增长中,未来或许逐渐摆脱对彩铃业务的依赖,真正的成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。
投资者的耐心
现在的问题是,资本市场对这家领军的人工智能企业还有多少信心?
梳理科大讯飞的发展路径,相比主营业务,其资本运作的速度和布局显得似乎更为迅猛甚至是激进。
有媒体报道,自从2008年上市,科大讯飞已从股东处募集50多亿元资金,同时短期借款也在增加,2018年半年报显示,其短期借款超过7.76亿元,而2018年一季度为5.32亿元,2017年底为4.2亿元,半年增长超过了80%。
为何,科大讯飞需要这么多钱?
也许看看其并购扩张之路就一目了然了。启明科技、上海瑞元、安徽信投……子公司的名录一再扩张,特别是几年,科大讯飞每年净增十几家子公司,俨然已成为一家庞大的集团化企业。
规模的增大带动了营收增长,这是驱动科大讯飞扩张的重要原因。数据显示,2016科大讯飞营业收入33.20亿,2017年是54.45亿,同比增长率为63.97%。
只是,同时也带来另一个槽点问题,那就是净利润从2016年的4.84亿下降到2017年的4.35亿,也就是说科大讯飞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,并且有加强的趋势。2018的半年报也许可以证明这一点,半年报显示,科大讯飞营收32.10亿,占到去年58.95%。而净利润只有1.36亿,占去年净利润整体31.26%。
专家表示,企业通过并购子公司来获得营收和利润增长,这样的增长方式虽然迅速,但往往质量不佳不能长久一定意义上说,规模是把双刃剑,需要考验企业强大的经营管理能力。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,同样也可能变成包袱拖累企业发展。
除了扩大规模,科研投入也是科大讯飞资金的主要去向。数据显示,2016至2018年1-6月科大讯飞的研发费用:分别为3.37亿、5.96亿、4.46亿,占比营业收入为10.15%、10.95%、13.84%。这在以研发高投入的人工智能行业里也属于中上游。
只是如此高额的研发投入,却没有换来漂亮业绩,净利润持续下滑的同时,产品服务也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受到质疑。
除了刚刚爆发的造假风波中暴露出的产品细节问题,今年6月科大讯飞的用户门事件:其宣布讯飞输入法用户突破6亿,与咨询公司BDR统计数据存在巨大差异,8.7市场份额让媒体质疑其数据造假,更让投资者忧虑其市场竞争的话语权;而其研发的代表产品讯飞翻译机2.0,也因应用场景单一、定价偏高,科技含量无法与竞品拉开距离,市场表现平淡。
由此可见,科大讯飞强悍的募资扩张、高额的研发费用,似乎并没有帮助其形成坚固的竞争壁垒,市值的下滑、股东权益报酬率的一路走低,都在考验着投资者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。一定意义上说,这应是值得科大讯飞更加重视的槽点问题。
有投资者认为,世界千亿市值高科技企业,无不是都走过营收不及预期的尴尬历程,挺过来也就一番光明。站在行业的角度看,作为新兴战略产业,专注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企业处于培育市场的发展阶段,达到盈利的还是寥寥,从此意义上讲,也应该给予科大讯飞足够的时间和宽容理解。
专家表示,企业通过并购子公司来获得营收和利润增长,这样的增长方式虽然迅速,但往往质量不佳不能长久一定意义上说,规模是把双刃剑,需要考验企业强大的经营管理能力。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,同样也可能变成包袱拖累企业发展。
除了扩大规模,科研投入也是科大讯飞资金的主要去向。数据显示,2016至2018年1-6月科大讯飞的研发费用:分别为3.37亿、5.96亿、4.46亿,占比营业收入为10.15%、10.95%、13.84%。这在以研发高投入的人工智能行业里也属于中上游。
只是如此高额的研发投入,却没有换来漂亮业绩,净利润持续下滑的同时,产品服务也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受到质疑。
除了刚刚爆发的造假风波中暴露出的产品细节问题,今年6月科大讯飞的用户门事件:其宣布讯飞输入法用户突破6亿,与咨询公司BDR统计数据存在巨大差异,8.7市场份额让媒体质疑其数据造假,更让投资者忧虑其市场竞争的话语权;而其研发的代表产品讯飞翻译机2.0,也因应用场景单一、定价偏高,科技含量无法与竞品拉开距离,市场表现平淡。
由此可见,科大讯飞强悍的募资扩张、高额的研发费用,似乎并没有帮助其形成坚固的竞争壁垒,市值的下滑、股东权益报酬率的一路走低,都在考验着投资者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。一定意义上说,这应是值得科大讯飞更加重视的槽点问题。
有投资者认为,世界千亿市值高科技企业,无不是都走过营收不及预期的尴尬历程,挺过来也就一番光明。站在行业的角度看,作为新兴战略产业,专注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企业处于培育市场的发展阶段,达到盈利的还是寥寥,从此意义上讲,也应该给予科大讯飞足够的时间和宽容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