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言是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产生的,用于交流时描述大脑中的世界,名词对应脑中的虚拟物体,动词对应看到的现象,形容词是对虚拟物体的描述。没有和物体对应的名词是没有意义的,不然不知道指的是什么,所以语言必须和虚拟世界契合才能表达意思。盲人虽然看不见,但他会通过其他感官建立虚拟世界。
一个人在野外几十年,会丧失语言,因为没有沟通的必要,不需要名词指代脑子里的物体。很多女人语言能力很强,但是弄东西就啥也弄不了,她大部分是活在她的语言逻辑里面。
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可以通过语言建立这个物体和场景,例如阴曹地府和天庭谁也没见过,但是脑袋里却都有自己创造的样子,但大部分里面的物件来自于认识的虚拟世界里已有的物体、人、动物。跟随别人的语言可以想象出别人描绘的东西。语言是一个单独的逻辑体系,和虚拟世界可以对应。
依据名词即使不描绘也会在大脑生成一个不明确的物体。所以可以推断,即使没有虚拟世界,语言也可以单独存在,因为是一个逻辑体系,也就意味着,即使我们现在不能用视觉建立虚拟世界,仍能做出一个单纯语言性的智能。虚拟物体依据语言名词产生就可以了,虽然数据量太少,但应付语言够了。
没有虚拟世界进行校正的语言逻辑体系是脆弱的,但确实可以单独存在,只要输入全是正确的就好。
单纯语言性的智能机器,基本可以视为聊天机器人,当然也可以语言下达命令去执行。这个体系的建立是通过沟通让他“”明白“所有的“知识“”。这个不同于那种“小度“,小度的都是预置好的,只能听懂固定格式的某些话。
在实现上,先制作验证版,可以如此考虑:
1.情感部分暂时不考虑,高深的道理部分暂也不考虑。
2.因为依据现实世界来虚拟技术还不成熟,这部分暂时舍弃
3.单摄像头人脸识别,暂时舍弃
4.声音识别暂时舍弃,不是必要,大脑里的要素是用声纹标识,而声音可以转文字。
那么最小功能.用文字+数据库+控制系统来验证可行性,如果可行再逐渐加上被舍弃的部分。这样有编程基础的都可以尝试这个最小制作方法。
具体实现步骤:
时间轴
前面说了,时间只是一个认识逻辑,来区分先后,自然界并不存在,动物一有意识就开始了时间轴,这之后的一切感知,都是以时间轴为主键保存。小学就学过,时间、人物、地点3要素,时间是主要的逻辑。将来的类人智能必是时间第一。小度没设立时间轴,你问他“我想听昨天老马点的那首歌”,它指定歇菜。时间的常用词“今天、明天、昨天、现在、将来”等进行特殊处理。
2.事物描述部分
3.存储,用现在的数据库我觉得也能做。
当然这个是构思研究,具体实施还有很多技术问题,但是这种语言智能值得一试,投资小,只是实现方法的问题,但是市场前景却是很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