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贴吧看到楼主的帖子,这几个问题颇有意思,特意注册来回一帖。看时间这个活动有一段时间了,如有雷同,算他们抄我的。
表明我的观点——科技是一把双刃剑,无论是现在吃香的人工智能还是在人工智能技术之前火热的技术,其结果都是利弊共存的。
第一个问题:你认为人工智能能超越人类大脑吗?
容我反问楼主一个问题,所谓超越指的是什么程度。时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优势,人类大脑毫无疑问进化程度相比其他动植物要高,但是其他生物也存在人类所不具有的有点和能量,单纯谈能都超越这里的范围太广。
相比于人类大脑,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计算能力、记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,现有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之类的算法让计算机可以“像人类”一样思考问题,然后得出某些结论。人工智能研发一开始就是奔着模仿人类大脑的,从起初没什么作用到现在能够取代人类去完成一些事物,进步还是非常大的。但是人工智能能否盗版取代正版上位,一方面得看科技的更迭速度,一方面得看人类的意愿。
说完优势再来谈谈缺点,人工智能面临的硬件缺点有数据量严重不足,人工智能虽然学习能力强大,但也不能无中生有,所有的学习都是基于大量的数据,但是现在很多领域的数据量严重缺乏,这是遏制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;其次呢,硬件贵,看到一种说法,人类思维、创新力产生是靠脑内的电信号,与门与非门,(之类的,记不太清了)只要用足够多的机器,就能完全模拟人类大脑的思考方式与模式。乍一听,好高级好厉害,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指日可待,人工智能甚至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具有思考能力的新物种。但是,完全模拟人类的脑内信号方式需要多少硬件,多少空间和多少钱,这种设想在现在行得通吗?就算能造出一台智能机器,那意义不就是多了一个“人”吗?不过,如果科技发展足够快,这些问题我认为是可以解决的。数据量问题,如果不用深度学习呢,不用目前需要很多数据的方法,让机器人可以只用一点点数据就可以举一反三,如果用这种算法是否就能突破数据量瓶颈的问题;硬件就更简单了,人工智能起源——发展——衰落——发展往往复复好多次,其中有一次就是因为硬件限制,现在能再次重生是因为硬件问题解决了,可以期待在不久之后,或许四十三点五年之后,硬件能够支撑人工智能的用量,那人工智能势必迎来一波高峰。
再说人类大脑,人类大脑计算能力、逻辑能力,记忆能力、存储能力都不如人工智能,但是人类大脑偏偏就能产生智慧,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,不需要海量数据去弄训练和模拟,就能学习各种技能识别各种东西。可见人脑工作模式完全不同,这是值得深思的。人类的学习方式更加复杂,而机器学习是人类的设计,企图用硬件去模拟和=算法程序去模拟显然是行不通的。所以我的结论是,人工智能在短期内还是处于劣势,但是在下一个发展高潮,人工智能很有可能一次性超越人类很多。
第二个问题:你认为人工智能近期最有可能实现的是什么?
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搜索了一下人工智能的应用——“随着智慧城市、智慧医疗、无人驾驶等社会新需求的爆发,以及互联网、移动计算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信息环境的巨变,人工智能正在走向2.0时代。”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、院士潘云鹤提出,大数据智能、群体智能、跨媒体智能、人机混合增强智能、自主智能系统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。
这个是我随意查找看到的一些文章,人工智能目前在很多地方都在用,医疗、城市管理、无人驾驶等等,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人工智能,近期最可能实现的就是这些,更加智慧的医疗系统,更加智慧的城市管理和更加便利的交通。不过,在这里我也要扫兴一下,这个月初Uber无人驾驶车出事相比大家都看到新闻了,人工智能在落地的应用方面还是走得过快,灵魂跟不上身体,但是也不能因为发生一起事故就全盘否定,将这些年的研究付之一炬,但是通过这件事我以为人类应该放慢脚步,慢工出细活,把牺牲与伤害降低一些。
第三个问题:你认为人工智能近期最迫切需要实现的是什么?
慢下来,等等自己的灵魂。前面提到了无人机车驾驶事故,可以说原因是许多方面的,行人也好,车上的司机也好,自动汽车本身也好,都需要付一定的责任,可是,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从人工智能这两年发展来看看,以前关注人工智能方面的消息并不多,可是从前两年开始人工智能的消息就忽然多了起来,各种应用落地就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像雨后春笋一样快速生长。饭馆里是,汽车从提出、第一代模型诞生到今天用了一百多年,人工智能从最开始萌芽阶段到如今也不到一百年,这种狂野浮躁的发展姿态势必会给我们自身带来恶劣的影响。基础打好了才有参天大树,竹子在拔节之前也经历过了漫长的扎根,希望人工智能能慢下来,稳中求胜。
夜深了,到此为止